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小说周孟言阮烟烟第11章精选阅读

2023-11-28 15:34    编辑:猫七
  • 周孟言阮烟烟

    《周孟言阮烟烟》这本小说虽然一开始有点乱但是感情细腻剧情有趣,狗粮也很好吃,作者阮烟烟加油

    阮烟烟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古代言情
    立即阅读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周孟言阮烟烟(周孟言阮烟烟) 小说,文笔细腻优美,情节生动有趣,题材特别新颖,很好看的一篇佳作,作者阮烟烟对人物心理描写的非常好,小编为您带来周孟言阮烟烟大结局很值得一看哟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1章 免费试读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看完前院,她又踱到了后院。后院比前院还大,院墙外面,是一丛茂密的竹林,夜风徐徐,竹竿晃动,哗哗作响。竹林下修了间猪圈,现在都是生产队集体养猪,猪圈里一根猪毛都没有,成了家里的厕所。院子的一角倒是种了一些常见小菜,还搭了个菜架,上面爬满了丝瓜,四季豆等藤类蔬菜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1章 免费试读

周孟言没有发现阮烟烟的烦恼,把她的行李放到桌上,直接走到床边把自己的铺盖卷了起来。
他边卷边转头问阮烟烟:“你自己铺床没问题吗?”
阮烟烟看明白了,周孟言是要把床让给自己啊!
“你去哪里睡?”她忙问道。
周孟言随口答道:“厨房里有门板,搭在长凳上就是床。”
阮烟烟哪好意思让他睡门板,主动道:“你不用搬,我睡外面,你睡床。”
“没事,以前我爸在的时候,我就睡外面,习惯了。”
周孟言动作很快,说话间已经把铺盖卷在了腋下,转身就要出屋。
阮烟烟觉得不好意思,自己来了倒把他给赶到外面去睡,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,总比打地铺好吧。
周孟言走到一半,侧过身,指着床前叠着的几个藤箱道:“第三个箱子是空的,你拿去放衣服。”
阮烟烟看了眼,点点头,表示明白了,又望望漆黑的堂屋问他:“你家只有一盏油灯吗?”
“你用吧,我习惯摸黑了。”
周孟言说完径直出了屋,把卧室留给了阮烟烟。
阮烟烟也不耽搁,立刻从超市的货架上拿了一根蜡烛出来在油灯上点燃,她超市里蜡烛的存量很充足,随便她用。
她端起油灯走到堂屋,见周孟言已经把几根长凳整齐地摆成一列,正在往上面铺门板。
她把油灯放到饭桌上,对周孟言道:“你用油灯,我那有蜡烛。”
“行。”周孟言瞟了眼烛火摇曳的卧室,答应一声,又忙活上了。
阮烟烟也忙退回卧室打开铺盖卷,麻利地把床铺好。
周孟言家床上铺的都是稻草,她垫了床棉絮在上面,用手按了按床板,虽然比不上自己家的席梦思,也挺软和挺,感觉还不错,比知青点的床铺还舒服。
阮烟烟打开行李,准备把衣服放到箱子里,一下看到了夹在里面的红药水瓶,她猛地想起来,周孟言手臂上还有伤,这可是专门替他找同学要的,得赶快让他搽上。
她拿着红药水瓶再次走出屋子,见周孟言的床已经铺好了。
“你动作还挺快!”阮烟烟笑着夸赞道。
周孟言直起身看了看自己的床,似乎也很满意:“铺惯了。”
阮烟烟见他直接把床单铺在门板上,忍不住又上去按了按。
硬梆梆冷冰冰。
她皱起眉头道:“太硬了点吧?不在床板上铺床棉絮?”
周孟言摇摇头:“这样就行了。”
阮烟烟叹口气,心里明白,在农村,家家户户的床下都铺稻草,很少有垫棉絮,而周孟言家的稻草铺在自己的棉絮下面,他应该没有另外的稻草,也没有多余的棉絮。
不过她也知道,如果把自己的稻草和棉絮让给周孟言,他ᴊsɢ肯定不会同意。
可是她不忍心看他睡这硬门板,前世她曾这样睡过,第二天早上起来腰酸背疼的,特别难受,周孟言第二天还要做繁重的体力活,长期这样肯定不行。
她的超市里薄的厚的棉絮有不少,不管是铺还是盖,完全够用,明天先拿一床出来,给他铺上,就说是在镇上买的。
“坚持一晚吧,明天就好了。”阮烟烟悄悄地道。
她举起手里的药瓶对周孟言道:“我找同学要了瓶红药水,我替你搽在伤口上吧,免得伤口发炎。”
周孟言没想到她还记挂着自己的伤,心里暖融融的,不过他还是拒绝了。
“这么点小伤,不用。”
“你不能掉以轻心,小伤不重视,弄严重就太得不偿失了,有句话叫防患于未然,你看,没有发生的事都要预防,何况你还有伤了。”
阮烟烟已经习惯了他的大大咧咧,对他有这样的回答一点不意外,依然坚持,不肯让步。
周孟言虽然觉得自己的这点小伤根本没有变严重的可能,却再无法拒绝阮烟烟的关心,只是让她替自己擦药,光想想那画面他都觉得不好意思。
他略一思索,指指饭桌:“你放桌上,我洗了澡回来自己搽。”
阮烟烟知道每到夏天,村里的小伙子们都是晚上去河里洗澡,便把红药水放在桌上,又叮嘱道:“你一定记得搽。”
这次周孟言应得很爽快,一点没犹豫:“行!”
事情交代清楚,阮烟烟也觉得身上痒了起来,今天她发烧出了一身大汗,身上粘糊糊的,开始没觉得,现在听到周孟言说洗澡,她也想洗了。
“待会儿我也洗个澡。”
她这么想着,便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。
“我给你烧水。”
周孟言没有多想,顺口接过话头,走进了厨房。
等他从水缸里往外舀水,才反应过来,他们怎么像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一样,相处这么自然,气氛这么融洽?
不过他喜欢这种感觉。
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。
周孟言把装满热水的瓦罐放到灶上,把火烧上,指着墙角靠着的一个木盆,对跟进来的阮烟烟道:“水烧热了,倒进那盆里洗。”
阮烟烟伸长脖子瞅了瞅,挺大一木盆,装一盆水足够她洗了。
“那是洗衣服的盆,很干净。”周孟言怕她嫌脏,补充道。
“嗯,我知道。”
周孟言交待完,拿起水缸边的两个水桶和扁担,对阮烟烟道:“我去找队长,水你尽管用,我会打满。”
他走了两步,又停住脚步道,“我可能回来得晚,你要睡只管睡,把院门和里屋门关上,堂屋门给我留着就行。”
回来得晚?这是要上哪去?
阮烟烟心里疑惑,却没有表露出来,两人才在一起就干涉他去向,不太好。
周孟言拿了件换洗衣服,便出了屋,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里。
阮烟烟看了看瓦罐里的水,还得烧会儿才能热,往灶里扔了两根柴,出了厨房,在院子里转悠起来。
周孟言家的院子挺大,用半人高的土墙围了起来。
院子里空荡荡的,只有左边角落有一簇簇茁壮的野草在迎风摆动。
阮烟烟走过去看了看,发现地面坑坑洼洼,这里应该种过蔬菜,不知道什么原因没种了,被野草趁虚而入。
阮烟烟刚才回知青点时,路上看到村民们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蔬菜还养了鸡,有的甚至院外的空地都利用起来,种着葱葱蒜苗。
周孟言的院子面积不小,就这么空着太可惜了,得和周孟言商量下,重新种上菜,再养几只鸡,丰富自己的菜篮子。
看完前院,她又踱到了后院。
后院比前院还大,院墙外面,是一丛茂密的竹林,夜风徐徐,竹竿晃动,哗哗作响。
竹林下修了间猪圈,现在都是生产队集体养猪,猪圈里一根猪毛都没有,成了家里的厕所。
院子的一角倒是种了一些常见小菜,还搭了个菜架,上面爬满了丝瓜,四季豆等藤类蔬菜。
现在正是四季豆成熟的时候,长长的豆角密密缀在菜藤下,看着很是喜人。
阮烟烟特别喜欢吃四季豆,已经决定了,明天就炒干煸四季豆!
不过前后院只种这点菜太浪费,要是都利用上,只怕他们两个人根本吃不完呢。
阮烟烟立时有了干劲,决定明天去镇上买点菜种,回家就干起来。
视察完院子,她进了屋,回到小厨房里看了看,灶上的水没有什么温度,还得再烧一会儿。
其实周孟言家的厨房也挺大,只是非常简陋,靠墙是烧柴的大土灶,灶上除了烧水的瓦罐外,旁边还有一口大铁锅。
这铁锅的锅底有几处明显的修补痕迹,也不知道用了多久。
灶台身后是案板,旁边有一排半人高的小木架。
最上层的木板上摆放着盐,辣椒面等简单的几样调料,下面一层木板则整整齐齐码着一些粗瓷餐具。
最下面的木板上放了几个竹筐,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糙米,玉米渣,红苕粉。
木架旁还有两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,装着红薯和土豆,分量还挺多,足够吃一阵。
阮烟烟再想想空荡荡的卧室和堂屋,叹口气。
周孟言家确实可以算得上穷得只剩四堵墙,只怕敞开大门都没有小偷愿意光顾,实在没啥值得偷的。
要想把这个家操持起来,任重而道远啊。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阮烟烟一件件仔细查看,心里非常满意。她也是爱漂亮好打扮的年纪,原以为到了这里,衣服肯定破破烂烂,颜色也只是白蓝灰三色,哪知道原主衣物竟如此丰富,倒叫她喜出望外。她拿了一件洗得褪色的粉蓝色连衣裙当做睡裙,便合上了箱盖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2章 免费试读

阮烟烟盘点清楚周孟言厨房里的存货,转身回了卧室,打开行李,把衣服全理进了周孟言给她的那个藤箱里。
原主的衣服还挺多,各种颜色的漂亮裙子,衬衫外套,虽然只拿了这个季节的,也把藤箱塞得满满当当。
阮烟烟一件件仔细查看,心里非常满意。
她也是爱漂亮好打扮的年纪,原以为到了这里,衣服肯定破破烂烂,颜色也只是白蓝灰三色,哪知道原主衣物竟如此丰富,倒叫她喜出望外。
她拿了一件洗得褪色的粉蓝色连衣裙当做睡裙,便合上了箱盖。
放好箱子,她又打开周孟言的藤箱看了眼,他的衣服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件,不仅少还破旧,一看就是穿了多年,早就该淘汰掉了。
可惜自己超市里既没有衣服也没有布料,要不倒是可以拿点出来送给他。
阮烟烟拍了拍他那堆衣服,原主身上还有点布票,明天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布料卖,买一块给他做件新衣服。
新生活嘛,大家都有新气象。
阮烟烟重新把箱子摆好,回到厨房里,用手探了探瓦罐里的水,不错,已经热了,兑上凉水正合适。
她痛痛快快地洗了个彻底,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感觉舒服极了,身上每个毛孔似乎都在呼吸这夏夜的清爽空气。
洗完澡,阮烟烟就着洗澡水把徐嫂的衣服洗干净晾在了房檐下,明天干了就能还给她。
只是这么一来,水缸里的水便没剩多少,可惜水桶被周孟言提走了,阮烟烟想去打点都没法,只有辛苦他了。
事情忙完,阮烟烟觉得饿了,肚子咕咕咕咕叫个不停。
今天晚上她只吃了一碗稀粥,当时倒是觉得饱了,却不太顶事,这会儿胃里空空的,要想熬过漫长的夜晚,坚持到明天早上有点悬。
反正现在也不需要减肥,阮烟烟便不再理会睡觉前两小时什么东西都不能吃的戒律,从超市里拿了一袋饼干,又拿了一盒牛奶,香香甜甜地吃起来。
饼干她没有吃完,给周孟言留了一半。
怕被他看出问题,阮烟烟把包装撕了扔到超市的垃圾筒里,去厨房里拿了一个碗,把剩下的饼干全倒进碗里,放在红药水旁边,周孟言回来便能看到。
怕周孟言不吃,她在碗下附了张纸条,上面写着:给你留的,都吃了吧。
做完这一切,阮烟烟从超市里拿出一个小闹钟,一看时间,快十点了,想到明天一大早还要去镇上,她起身准备关上屋门睡觉。
就在这时,一个男人在院外扯着嗓子叫:“老三!老三!”
这声音又细又尖,很有点特色,阮烟烟听着却陌生,她仔细辨认了下,也没听出是谁。
她心里奇怪,农村人都睡得早,这个时间点不会去别人家串门,这男人莫非有什么急事?
那人见屋里灯亮着,却没人回应,用力敲打院门,音量更大了:“老三!在干嘛呢?快开门!”
听他语气很不友好,阮烟烟觉得来者不善,不想搭理。
可任由这人在外面没完没了地叫嚷,也不是个事,她只得起身出了屋。
借着明亮的月光,她看到院门口站着个身材矮小的中年男人,虽然脸看得不是很清楚,却也足够她认出来,这人正是周孟言的大伯陆老大!
陆老大见出来的是阮烟烟,愣了愣,随即阴恻恻一笑,三角眼弯成一条缝,眼中闪烁着意味不明的光。
他媳妇的消息果然没错,周孟言这傻蛋还真把城里来的知青拿下了ᴊsɢ。
哼,这死丫头,平时眼睛长在头顶,看见他就嫌弃得不得了,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,就跟他把屎拉在裤子上了似的,生怕挨着一点点。
现在怎么样,还不得跟着周孟言恭恭敬敬叫他大伯!
等阮烟烟走到院门前,他挺了挺腰,双手背在身后,板起脸皱紧眉,不满地训斥阮烟烟:“你们在弄啥,叫半天才出来!”
阮烟烟哪会把他放在眼里,见他对自己摆出长辈的款,不答他的话,直接没好气地问:“你有啥事?”
陆老大一哽,果然是个刁钻货,一点不懂礼,看到自己连声大伯都不叫。
转念一想,这丫头最难缠,自己跟她说不清,只继续问:“老三呢?让他出来!”
阮烟烟猜出他口里的老三就是周孟言,却装不知道:“谁是老三?我不认识!”
陆老大不耐烦了,大声道:“周孟言啊,还有哪个老三!”
阮烟烟比他还不耐烦,瞪大眼:“出去了,不在家。”说完转身就要回屋。
陆老大急了,伸手就去抓她:“唉,别走,他去哪了?把话说清楚。”
阮烟烟闪身躲开,冷声质问:“干嘛?想耍流氓?不要脸!”
陆老大没想到她竟然不由分说地就往自己头上扣帽子,还是这么大一顶,顿时愣住了。
这帽子他哪戴得住!
他急得声音都在发抖:“你胡说啥,我哪里耍流氓了?”
阮烟烟见他这反应,知道他怕了,更加来劲了,声音也更大:“你别跟我吼,我们让乡亲们来评评理,大晚上的,我一个年轻女子在家,你一个大男人硬要往屋里闯,还动手动脚,不是耍流氓是什么!”
陆老大吓了一跳,这是在搞啥,自己才说了两句话,啥都没有做,怎么就到了要让大家伙评理的地步。
常言道,人嘴两张皮,边说边在移,这种事多经过几个人的口,谁知道会传成啥样,对女知青耍流氓这种罪名可不得了,那是要坐牢的,他担不起!
他也是个会见风使舵的,忙赔上笑脸,和颜悦色地对阮烟烟道:“唉,冯知青,对不住对不住,我真没有别的意思,就是想问你老三在不在家。”
他态度好了,阮烟烟却仍没好脸色,白他一眼:“我说得不够清楚吗,不在。”
“行行,他回来了你帮我带个话,让他明天回家来一趟。”
阮烟烟傲慢地抬头望天:“我没那义务!”
说完把胸前的辫子往后一甩,大踏步回了屋,把陆老大晾在了院门外。
陆老大望着她的背影直发愣,半天没回过神来。
临出门时,他老娘和媳妇说了,周孟言今天从知青点提了两个大包回家,里面准保有不少好东西,让他一定得让周孟言拿点出来。
可这死丫头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,又臭又硬,他根本没法开口啊!
而且才说两句话就给他安了这么大的罪名,真要开了口,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来。
他顿时埋怨上了周孟言,这小子,村里女知青那么多,找哪个不好,要找这个刺头!
他一个大男人,哪里能跟这么个刁蛮不讲理的丫头斗,只有让老娘出马了!
陆老大跺跺脚,不甘地离开了。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阮烟烟看了眼饭桌,上面只有那瓶红药水,饼干和碗都没有了踪影。她轻轻笑了下,看样子是他吃了。她悄悄走到厨房里,准备做早饭。其实她并不会用这种土灶,更不会烧火,可原主下乡这一年倒是锻炼出来,把火升起来完全没有问题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3章 免费试读

阮烟烟在窗前看到陆老大离开,不屑地撇撇嘴。
这家人属狗吗?闻着点味道就找上门来了。
幸好原主是个浑不吝的,说话做事全凭自己高兴,从来不会给人留情面,以后就这么对付他们,让他们再讨不到一点好。
阮烟烟把屋门关上,收拾着上床睡觉。
因为换了新地方,白天又睡了一天,躺到床上,脑袋却变得清醒,一点睡意也没有。
不知道是稻草还是被单的原因,阮烟烟总感觉有股霉味儿在鼻尖流转,怎么也避不开。
她无奈地吸吸鼻子,叹口气,经历了前世相对安逸的生活,她已经无法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。
她决定明天从超市里多拿两条棉絮出来,把下面的稻草全换掉,床单被子都换下来洗。
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,把原主的这床棉絮也抱出去晒晒。
一天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,她得尽量弄舒服点。
阮烟烟翻个身,听着夜风吹动竹叶的沙沙声,盘算着超市里的东西哪些东西可以拿出来变现。
毛巾,蜡烛,香烟,大米,面粉,挂面,还有什么……
渐渐地,阮烟烟的思绪开始涣散,不知不觉间,沉沉睡去。
一夜无梦,她睡得很是香甜。
第二天早上一阵闹铃将她阮烟烟惊醒,她蓦地坐起身,借着窗外昏暗的光线,打量着这间陌生的屋子,一时竟不知道身在何处。
她捧着脑袋回了会儿神,才反应过来,自己穿越到了七十年代,成了下乡女知青阮烟烟,还遇到了和她前世未婚夫同名同姓,长得一模一样的人。
而她今天一早要赶去镇上买东西,改善生活。
想到这,阮烟烟立刻起身穿好衣服,点亮蜡烛,轻手轻脚打开屋门。
堂屋里周孟言躺在小床上睡得正香,没有一点要醒来的迹象。
也不知道他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。
阮烟烟看了眼饭桌,上面只有那瓶红药水,饼干和碗都没有了踪影。
她轻轻笑了下,看样子是他吃了。
她悄悄走到厨房里,准备做早饭。
其实她并不会用这种土灶,更不会烧火,可原主下乡这一年倒是锻炼出来,把火升起来完全没有问题。
而原主不会做菜,阮烟烟却是个中高手,两人这样一融合,可以算是各取所长了。
可惜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家里粮食就那么点,品种也单一,她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施展,早饭还是只能在玉米糊,红苕面上打转。
她走到木架前,拿定了主意,就做玉米面吧。
阮烟烟把瓦罐提到水缸前,准备先烧水洗漱。
昨天缸里的水被她用得见了底,这会却满满的,看来昨天晚上周孟言很跑了几趟,辛苦他了。
水烧上后,阮烟烟把铁锅也烧上水,等水开了把玉米面倒进去搅搅就成了玉米糊。
想到前世最喜欢吃的烤红薯,她又拿了两个红薯放进灶里,呆会饭做好,红薯也熟了。
她的超市里有不少鸡蛋,可以拿两个出来煮熟,也算是干货,既有营养还顶饱。
这东西小,跟周孟言说是自己从知青点带过来的,想必他不会怀疑。
不过她还是决定今天去镇上再买点回来,虽然超市里面鸡蛋存量还多,可要是长期这么吃也支持不了多久。
而且,她要是天天不停往外拿鸡蛋出来,任谁都会奇怪。
当然了,最好是养几只鸡下蛋最实用。
这时候,天色已经开始变亮,她洗漱完,铁锅里的水也开了。
阮烟烟把玉米糊熬上,就去翻周孟言放在墙边的泡菜坛子。
在村里,家家户户都会泡点泡菜,又清爽又可口,早上就着玉米糊糊吃最合适。
走到泡菜坛前,她看到地上放着个竹背筐,背筐里有两只死得硬翘翘的野兔。
她顿时惊住了,昨天盘点厨房存货时明明没有!
哪里来的?莫非昨晚周孟言上山去打的?
“你拿一只去镇上卖,一只我们下午烧着吃。”
周孟言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。
阮烟烟忙回过头,只见周孟言站在门口。
他睡得两颊绯红,眼里还带着点懵懵懂懂的茫然,比他平时冷着脸的模样可爱多了。
阮烟烟问他:“你昨晚打的?”
“是啊。”周孟言揉了揉眼,顺口答道。
阮烟烟明白了,周孟言肯定是听自己说,今天要做几个好菜庆祝两人共同生活,所以才上山打的兔子。
只是山脚这一带都被开垦成了梯田,要想抓野物,得往深山里走,就算阮烟烟很少上山,也知道晚上的山林有多危险。
“太危险了,你以后别晚上上山,还是安全重要。”
周孟言听她这么说,嘴巴咧了咧,摇着头道:“我和建国一块去的,熟得很,不会有事。”
阮烟烟见他显然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,着急了,站起身认真道:“俗话说,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,你别太大意,要是真出点意外,不管是对你还是对别人都不好。”
看她表情凝重,说得也有道理,周孟言爽快地点点头:“好。”
阮烟烟这才松口气,对他道:“罐子里有热水,已经烧开了,你先洗漱。”
说完重新蹲下身捞泡菜。
周孟言望眼冒着蒸腾热气的灶台,答应一声,默默拿盆舀水。
想到昨晚阮烟烟给他留的饼干,他低声道:“谢谢你的饼干。”
那饼干,又酥又脆,香得不得了,他长这么大,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干。
“没事,我那饼干放挺久了,再不吃就要坏掉了。”
周孟言没有再说话,他心里清楚,那饼干就算再放一段时间也没问题,阮烟烟这么说就是想让他安心。
这样的阮烟烟和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样,看来她的确改变了ᴊsɢ,是真心真意想和他一起过日子。
他瞥了眼蹲在地上捞泡菜的阮烟烟,第一次感觉这不只是间遮风挡雨的屋子,而是真正的家了。
他不由得开始期待未来半年的相处。
等他收拾完,早饭也好了,周孟言帮着阮烟烟一块端到饭桌上去。
他把自己面前的水煮蛋推给阮烟烟:“你自己吃就行,我用不着。”
“咱们一张桌子吃饭,就是一家人,我有你当然也得有,要不没法处了。”阮烟烟又推了回去,“我也只有这两个,一会得去镇上买点。”
一家人?
这三个字令周孟言心里一暖,他不再拒绝,对阮烟烟道:“你不用买,我待会儿找徐嫂买,她家里有鸡蛋,比镇上便宜。”
阮烟烟愣了愣,她这么说是为自己从超市拿蛋出来找借口,现在倒是被他把这条路给堵死了。
她决定不再提自己还要买什么,万一周孟言都说村里有可怎么办。
不过新鲜蔬菜倒是可以买点。
“你看看哪家有莴笋,可以用来烧兔子。”
两人商量着要买哪些菜,阮烟烟趁机道:“周孟言,我们的院子那么大,就种一点菜,太浪费了,我们也像村里其他人那样,把院子里种上菜,再养几只鸡,以后每天都能有鸡蛋吃,还特别有家庭气氛,不会太冷清。”
“我以前养过,后来就没再养了。”周孟言吃着鸡蛋,缓缓道。
“为什么?你不会养?养的鸡不下蛋?”阮烟烟好奇极了,一迭声地追问。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“不晓得,我不想听他说话,直接把他骂走了。”“骂走了?”周孟言吃惊张大嘴,一脸不敢置信。陆老大是个难缠角色,一天天以长辈自居,动不动就要教训他,阮烟烟竟然有本事把他骂走?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4章 免费试读

阮烟烟听周孟言说他以前种过菜养过鸡,好奇他为什么没养了。
“以前鸡一开始下蛋,我大伯家的几个小子就趁我出工不在家,翻墙进来把鸡蛋都摸走,种的菜能摘的就摘,摘不了的全踩坏,多来几次,我也没心思弄了。”
阮烟烟气死了,这些臭小孩,怎么这么讨厌,陆家的家长不教的吗?
“你怎么不去告诉他们家长?让他们赔啊?”
“没用,我找过,他们说小孩子不懂事,我一个大人,干嘛和他们计较。”
周孟言想想自己的劳动心血被破坏,很不好受。
“这家人太过分了吗?糟蹋别人的东西竟然一句不懂事就完了?”阮烟烟简直不敢相信。
据她所知,农村人最在意的就是地里的作物,这种行为是最让人不齿的。
而且不经主人允许到人家家里拿东西,这不是偷盗行为吗?这家家长太不靠谱了,还和周孟言是亲人呢。
周孟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:“养的鸡也保不住,陆家奶奶身体老是不舒服,一不舒服就要抓我的鸡去补身体,后来就不养了,落得清静。”
周孟言不是和他们分了家吗?老太婆补身体,自己家想法子啊,怎么跑到孙子家来抓人家的下蛋鸡?
这老太婆脸皮也太厚了吧!
难怪村里人都说他们一家是吸血虫!
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周孟言,他好歹也是陆家孙子啊!
阮烟烟不由得替他打抱不平:“他们怎么这样对你,生怕你日子过得好了?这还是亲人吗?跟仇人差不多!”
周孟言想了想,既然他和阮烟烟是一家人了,自己的情况还是有必要告诉她,让她心里有个底。
“我不是陆家人,是我爸在镇上赶集时捡回来的。”
“啊?”
阮烟烟正在“嘶嘶哈哈”地剥红薯皮,听到这话惊讶地张大嘴,手里的红薯一个没拿稳,掉到了桌子上。
周孟言眼疾手快地按住红薯,避免了滚落在地的命运。
他把红薯递还给阮烟烟,简单讲了讲他的身世。
其实这是个公开的秘密,大家对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很清楚,只是原主对村里的人和事并不关心,所以完全不知道。
据周孟言说,陆家一共有三个儿子,他的养父排行老二,小时候因为高烧没有及时医治,成了聋哑人,再加上人长得瘦小,性格老实木讷,家里又穷,一直没娶上媳妇。
后来他和几个村民一起去镇上赶集,看到个两三岁的小孩独自躺在路边,浑身又脏又臭,还发着高烧,已经失去了意识。
村民们问了一圈,都没有人知道这孩子哪里来的。
有人分析,可能是拐子拐出来,生了病,就被拐子给扔在路边了。
那时候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,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孩子,都只是看一眼,再叹息着散开。
陆老二长得虽丑,心地却很善良,见别人不管,便把蜷缩成一团的小人抱回了家,又找到村里的土郎中,给他治病,病好后干脆认成了自己的儿子。
不过陆家人不愿意养,陆老二却很坚持,于是爷俩便分了出来,
就这么着,他们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,日子虽然困苦,却过得很开心。
前几年陆老二得了病,陆家人说分了家,就是两家人,根本不管他,也不愿意出一分钱。
还是少年的周孟言想了很多法子,又找村民借了不少钱给陆老二医治,可惜拖了差不多一年,钱花了不老少,还是没能治好陆老二的病。
他去世后,陆家人就找周孟言闹,说他不是陆家子孙,没资格霸占陆家的房子,要赶他走。
周孟言也硬气,自己在山脚下搭了间草棚,搬出了陆家。
队长看那草棚实在不像话,夏天还行,要是冬天,肯定得冻出人命。
陆老二临走时托付他照顾周孟言,他自觉责任重大,便找了几个村民,帮着建了这几间屋。
“难怪我看陆家人一个个又瘦又小,贼眉鼠眼,你倒是长得高高大大,原来真不是一家人。”阮烟烟恍然大悟,又问道,“这么说来你们已经没有关系,那他们干嘛还老来找你麻烦?还要你的东西?”
“他们说我是我爸养大的,对我有恩情,陆家奶奶又是我爸亲娘,我应该替我爸向她尽孝,每年都得拿钱给她。不过为了给我爸治病,我欠了一屁股的账,没有钱给他们,他们时不时地就到家里来拿东西。因为我爸的关系,我不想和他们多计较。就随他们去,反正我一个人怎么着都能活。”
周孟言平时只是照着自己心意做事,这些话连好哥们建国都没说过,今天不知不觉竟然全说给了阮烟烟听,而且说完后,心里还有了一丝轻松。
阮烟烟弄明白其中缘由,对这家人厚颜无耻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。
她猛地想起来昨天陆老大来过,忙把这事告诉周孟言。
“昨天晚上你那大伯就来了,叫你老三。”
“我大伯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比我大,算下来我排行老三。”周孟言解释道,“他找来做啥?”
“不晓得,我不想听他说话,直接把他骂走了。”
“骂走了?”
周孟言吃惊张大嘴,一脸不敢置信。
陆老大是个难缠角色,一天天以长辈自居,动不动就要教训他,阮烟烟竟然有本事把他骂走?
阮烟烟想到昨天的画面,得意洋洋地道:“对啊,我一个人在家,他想进屋,我不肯,他伸手拉我,这行为,和流氓有什么区别,我当然得骂他,还叫周围邻居都来看,他吓坏了,赶快向我道歉,我没理他,他在门口站了会儿,可能觉得没趣,自己就走了。”
周孟言听得差点笑出声来,没想到刁蛮不讲理的阮烟烟也有可爱的时候。
他夹了一筷子泡萝卜放进玉米糊里,猜测道:“他可能看我给你提行李回家,以为里面有好东西,上门来讨了。”
“哈哈,那他岂不是白跑一趟。”阮烟烟想到陆老大毕竟算是周孟言长辈,又有点担心,“我这么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吧?”
阮烟烟虽然决定以后会继续这么做,不过还是应该问问周孟言的意见。
万一他认为这样不太好,她就做隐蔽点,不要太高调。
“你想怎么做都行,我会站在你这边。”周孟言看着她,眼里含着笑意。
想起周孟言明明还清了欠债,却故意不说,阮烟烟心里有了数: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
她前世也在职场摸爬滚打过,见识过太多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极品,很有点斗争经验和致胜法宝,要斗败陆家这堆极品,想必不是难事。
而且原主本就是刁蛮不讲理的性子,大家都很清楚,根本不需要注意影响,莽就对了。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“行,我待会儿就去跟建国说一声,下午收了工,去后山找点石块,把院墙往上砌一点,重新做道木门。”周孟言一口答应。他以前一个人,不愿意和陆家人较真,现在有了阮烟烟,不能让她跟着自己受委屈。“麻烦吗?”阮烟烟对这些事完全没概念,忙问道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5章 免费试读

阮烟烟有了周孟言的支持,倒挺期待陆家人再上门来,跟他们刀对刀,枪对枪地大干一场,让他们记忆深刻,以后不敢再上门!
在此之前,她还是希望能在院里种菜养鸡,想吃什么就去地里掐,每天都能有新鲜蛋吃,不愿意因为那群极品改变计划。
照周孟言的说法,陆家几个臭小子会趁家里没人时候来院里偷东西,那就想法把院墙砌高点,让他们爬不进来。
“周孟言,咱们家的院墙太矮了,别人脚一抬就能跨进来,要是把围墙砌高一点,把院门ᴊsɢ锁好,他们不是就进不来了?”
“行,我待会儿就去跟建国说一声,下午收了工,去后山找点石块,把院墙往上砌一点,重新做道木门。”周孟言一口答应。
他以前一个人,不愿意和陆家人较真,现在有了阮烟烟,不能让她跟着自己受委屈。
“麻烦吗?”阮烟烟对这些事完全没概念,忙问道。
“不麻烦,今天就能完工。”
“要不要付工钱?”
“不用,都是自家兄弟,搭把手的事。”
周孟言已经在心里盘算要叫哪几个好兄弟过来帮忙了。
他在村里人缘很好,只要他开口,大家都会争着来帮他。
“别人帮了忙,总不能叫他们白干,要不这样,这兔子我们不拿去卖,全部用来烧莴笋,再炒两个菜,请帮忙的兄弟吃顿饭,怎么样?”
她本来就想去黑市买肉改善生活,现在倒要把到手的兔肉卖了,她舍不得。
“好,听你的。”阮烟烟这么替自己着想,周孟言心里感动,马上答应了。
大不了今天晚上再上山一趟,再打两只兔子下来。
他刚这么想着,突然记起阮烟烟不让他晚上上山,顿时踌踌起来。
虽然他觉得自己不会有事,可又不想让阮烟烟担心。
阮烟烟眼前却已经浮现出院子里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的画面,顿时干劲十足。
“那我去镇上买几只小鸡,再买点菜种,马上就能养起来。”
“菜种家里就有,没有的可以找别人换,小鸡也能在村里买到,不用那么大老远去镇上。”周孟言果然又把这活揽了过去。
“最好能买到下蛋鸡,马上就能吃到新鲜蛋。”
阮烟烟交待完事情,见天色已大亮,两三口喝完玉米糊,对周孟言道:“我去镇上了,你洗下碗。”
周孟言答应一声,不放心地问:“要不我送你一段?”
“真不用,我自己就行,没准运气好,路上能搭到便车,就更方便了。”
阮烟烟起身到厨房里背上背筐,快步出了堂屋门。
走到院子里,她回头朝着周孟言挥手,满脸笑意:“我走了!”
柔和的晨光下,阮烟烟肤色更显白晳,一双大眼睛格外清亮有神,唇边的梨窝若隐若现,乌黑的长发编成两条麻花辫儿,听话地垂在胸前,看起来娇美又可爱。
周孟言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一下,愣愣看着她,半天回不过神来。
这笑容,这画面为什么如此熟悉,像是每天都在发生一样?
这两天,很多场景都让他感觉似曾相识,就是想不起在哪里看到过。
待阮烟烟从院中消失,他还呆在座位上,没有理出头绪。
阮烟烟出了院子,看到几个村民背着竹筐往山里走。
这个时间点,应该是去山里挖野菜捡山货。
村民们也看见了阮烟烟,有人好奇地猜测她去哪儿,有人则直截了当得多,大声问道:“冯知青,这么早你干嘛去啊?”
阮烟烟也不掩饰,朗声笑道:“去镇上买点东西。”
可惜大家并不太信她说的话,看着她的背影直犯嘀咕。
今天又不逢集,去镇上买啥?
该不会不想和周孟言一块过日子,找借口跑了吧?
这种事情虽然在他们村里没有发生过,别的村子却已经有知青这么干了。
去年有个嫁给农民的女知青,和男人过不下去,直接跑回了城里,公社派人去找,结果人影都没见到。
眼看快一年了,也没有回来,不晓得躲到哪去了。
这周孟言,还是太年轻,心太大,怎么着也得盯着冯知青一段时间,等她心定了,最好是有了孩子,再放她一个人出去。
不行,得去给他提个醒,万一冯知青是自己跑的,周孟言不知道,还可以帮着追回来。
阮烟烟没想到村民们会这么看她,迈着轻快的脚步,朝着村口走去。
看到土坡上的知青点,阮烟烟很想去找罗爱国,借他的自行车一用,这样会轻松很多。
可惜原主并不会骑自行车,而且罗爱国的自行车是二八大车,车身太高,路上又上坡下坎的,阮烟烟不知道能不能驾驭住。
这自行车是罗爱国家里人替他找的工业券和自行车券,他自己专门跑了一趟省城,才买回来的,他平时爱惜得很,擦得油光锃亮。
要是自己不小心摔一跤,把他的宝贝自行车磕了碰了,他肯定会心疼死。
阮烟烟望着知青点,遗憾地叹口气,算了,还是靠着一双腿走到镇上吧。
今天天气不错,太阳柔和地挂在天空,给西边重重山峦镀上一层金边,灰蓝色的天空中飘荡着几绺薄云,自在地飘来荡去。
时不时传来几声鸟儿啾啾鸣叫,衬得这山区的清晨更加安静。
阮烟烟抬起头,望向前方蜿蜒的小路。
她要去的磨盘镇是离槐树村最近的小镇,来回差不多要三个小时左右,原主特别娇气,从来没有试过走着去,阮烟烟这次要挑战不可能。
现在刚好七点,如果照正常速度,到镇上就是八点多,正是黑市交易正旺的时候。
而一过九点,黑市基本就没人了,所以她得动作快点,路上千万不能耽搁。
等她在黑市把事情办完,再给家里人寄钱过去,再往回转的话,午饭前应该能赶回村里。
她现在身上有八两粮票,可以去国营饭店买几个大肉包子,中午再烧个菜汤,就是很丰富的一顿。
想到那皮薄馅大,葱香扑鼻的大肉包子,阮烟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。
国营饭店的肉包子是一绝,以前她和宋小红来镇上,每次都要买,手头宽裕就一人一个,钱粮紧张就买一个,两人分着吃。
当然,都是用的原主钱粮,宋小红是一毛不拔的。
说起来她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镇上,没有吃到那油浸浸的肉包子,阮烟烟一想起来,就有了干劲。
她看了看自己修长的双腿,给自己打气:加油,今天就靠你了。
前半段路她感觉很不错,边走还边有心思欣赏周围风景。
只是渐渐地,她就满头大汗,口干舌燥,步子越来越重,脚底也火辣辣疼。
就在她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住,得停下来休息时,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车轮碾在地面的声音和蹄子的哒哒声。
阮烟烟惊喜地回过头,太好了,有车了!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小说介绍

说真的,阮烟烟嫌弃了!“怎么样?上来吗?”那位大叔好笑地看着她。阮烟烟抖了抖打颤的双腿,咬牙道:“行!”说完赶紧爬上牛车,尽量离那两头猪远点。虽然她喜欢吃猪肉,可这活生生的肥猪真是让人受不了。...

《周孟言阮烟烟》 第16章 免费试读

就在阮烟烟坚持不住,打算在路边找个石头上坐下来,歇口气再走时,就听到身后有车轮的声音。
阮烟烟忙回头一看,路上来了一辆牛车,赶车的是个中年农民,端坐在车辕上,双手拉着牛缰绳,慢吞吞往前行。
阮烟烟惊喜万分,冲着那牛车直挥手:“老乡!能搭个车吗?”
那农民见阮烟烟站在路边,满脸通红,边说还边用毛巾拭汗,看来是走山路累坏了。
这女知青,看着娇娇弱弱,风大点都能吹跑,还挺能吃苦!
他立刻热情大声应道:“行啊,只要你不嫌弃,就上来吧。”
“不嫌弃不嫌弃!”阮烟烟忙表明态度。
此时此地,她有嫌弃的资本吗?她庆幸得不得了好不好!
待牛车驶近,一股难闻的骚臭味裹胁而来,熏得阮烟烟打个哆嗦。
她往牛车上看过去,车上放了两个猪笼,里面装着两头黑毛肥猪,正在哼哼唧唧叫唤。
难怪这位大叔问她嫌不嫌弃!
说真的,阮烟烟嫌弃了!
“怎么样?上来吗?”那位大叔好笑地看着她。
阮烟烟抖了抖打颤的双腿,咬牙道:“行!”说完赶紧爬上牛车,尽量离那两头猪远点。
虽然她喜欢吃猪肉,可这活生生的肥猪真是让人受不了。
这位大叔还挺健谈,告诉她,这是队上养的猪,送到镇上去卖,卖得的钱去买回销粮。
阮烟烟知道在七十年代,农民要向国家交售公购粮,还要留下籽种和少量的储备粮,分配到的口粮非常有限。
分的粮食不够吃,就得靠国家每天定量八两的回销粮维持生活。
而回销粮大多是玉米,价格也便宜,买回家后磨成玉米面,能坚持到打粮。
所以家家户户,最多的便是玉米面,小麦、糙米之类的粮食都很精贵。
“这位同志,你去镇上干嘛?很能干嘛,竟然自己走着去!”大叔说完自己的事,又问阮烟烟。
“我去镇上买点东西。”阮烟烟含糊其词地道。
“你该等两天逢集再来,今天人少,买不了啥。”大叔好心地道,转瞬又像是明白了什么,“急着用吧,也是,你们这些知青有的是钱票,不用等集市。”
阮烟烟不置可否,把话题扯到了他的肥猪上去。
这下大叔来了劲,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们队上养猪有一套,比别的大队都养得好。
又从养猪说到种田养鸡,反正他们队啥都好,啥都比别的队强。
阮烟烟听他不着边际地吹牛,看着田间的风景,一路倒也不寂寞。
牛车虽然慢,却比阮烟烟步行快多了,不知不觉间,就到了磨盘镇。
进了ᴊsɢ镇,阮烟烟叫停牛车,拿了几个超市里的大白兔奶糖递给赶车大叔,向他道别。
大叔忙摆手拒绝:“这咋使得,不过是顺路的事,哪能要你的东西。”
“给你家小孩吃吧,我身上还有。”
“这位小同志,太实诚了,这咋好意思啊!”
现在这年代的大白兔奶糖可是金贵物,这位女知青一下就给这么多,他真的有点惶恐了。
他问阮烟烟:“你啥时候回去,没准我还能再捎你一程。”
“方便吗?我大概十点左右就能完事。”
阮烟烟太高兴了,如果这样的话,她又能少走一大段路了。
“巧了,我办完事差不多也这个点,要不到时候谁先完事就在这等着。”
大叔挺高兴,这下拿着这把糖心里不亏了。
阮烟烟自然没意见,背起背筐,冲他挥挥手,快步朝着黑市的方向走去。
幸好大白兔这么多年来没有换包装,阮烟烟超市里囤了不少,都能派上用场了。
阮烟烟把小闹钟拿出来看了眼,还差一点才八点,时间很充裕。
她找到一个偏僻小巷,从超市里拿出几袋大米白面,拆了包装后,分别装到准备好的布口袋里,又拿了点毛巾,蜡烛,肥皂,百雀羚,雅霜之类不容易让人发现端倪的日常用品出来放到背筐里。
看着背筐还半空着没有装满,她又在超市扒拉一遍,把白糖,红糖拿了几袋出来,照样拆掉包装,装到粗布口袋里。
想到周孟言说的鸡蛋去找徐嫂买,自己的超市里的鸡蛋也不用留着,也拿一半出来卖掉。
她估了估,这背筐东西全卖完,差不多得有两三百元。
差不多了,就这么着吧。
她刚提起背筐准备出发,又想起了柜台里的香烟,她和周孟言都不抽,把包装去掉,只用锡箔纸包着,应该不会让人怀疑吧?
真要有人问起来这烟是哪里的,就说是自己老家寄来的,别人又不知道她老家在哪,肯定没问题。
其实她心虚想太多,在黑市里,只要你东西好就行,才没人管你来路正不正。
磨盘镇的黑市在一条隐蔽破烂的小街上,卖家大都是周边大队的农民,卖的基本也是自家物产,偶尔有人会拿点市面上见不到的稀罕物来卖,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。
因为磨盘镇太小,周边大队太穷,现在割尾巴又没前几年厉害,镇政府对这个黑市的存在持默许态度,不怎么管。
就算要检查,也是午饭后,所以黑市只开到九点便收市了,不让政府为难。
今天不逢集也不是休息日,黑市只零零散散的有几个卖家,身前的地上摆着背筐或提篮,里面是要交易的物品。
顾客倒是挺多,除了镇上居民就是各生产队家庭条件较好的知青。
阮烟烟在街口刚找了个空位把背筐放下,就来了两个男知青,看那身打扮和油光水滑的头发,就知道不缺钱。
两人先看到了她手里的香烟,拿了一支凑到鼻尖闻了闻,眼睛立刻亮了。
“好东西。”两人对视一眼,马上问阮烟烟,“有多少,全要了。”
口气果然很大。
阮烟烟当然求之不得,把拆掉包装的五包烟全递给了他们。
两人大概检查了下,全揣进了兜里。
他们还意犹未尽,又把阮烟烟背筐里的东西翻了个遍。
两人满脸喜色,也不讲价,直接指点着:“这,这,这,都要。”
阮烟烟把东西拿给他们,背筐里就只剩了点护肤品和鸡蛋。
开张这笔生意,阮烟烟就收入了两百多元和十多斤粮票,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笔巨款,可那两人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摸了出来,还一副挖到宝的表情。
看来不管在哪里,都有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款啊。
阮烟烟正在感叹,又来了两个女知青,各买了一瓶雅霜和一块肥皂。
接着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顾客,把她所剩不多的鸡蛋也全买走了。
阮烟烟看了看背筐里的那几盒护肤品,估摸着卖不出去了,便决定不再浪费时间,提起背筐在黑市里转悠,看看有没有她想要的东西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